他从事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工作29年,是神经医学和医院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具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
他积极争取政府和学校对医院发展的支持,推动医院从区属公立医院向市属公立医院转型升级。
他注重医院管理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研究,探索新体制,推出新举措。医院2022年国考成绩在全国141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428名,较2020年上升569名,首次跻身全国B++行列,在广州市属医院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
他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洲。
5月17日,在广东省医院协会第十届第十一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洲获评“广东医院优秀院长”称号,充分肯定了他在医院改革创新、运营管理方面的重要贡献。
积极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0年6月,邢洲来到增城区人民医院担任医院主要负责人。尽管此前他已在广州医科大学其他附属医院当了十余年副院长,但增城区人民医院发展面临的困难还是出乎他的意料。据当时统计结果显示,增城常住人口达146.6万,然而,与之不协调的是,增城是广州11个市辖区中唯一没有三甲医院的区,现有的医疗条件不能适应增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满足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同时,医院遇到发展瓶颈,人才流失严重,且人才引进困难。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在学校的领导下,邢洲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协助推动政府和学校合作共建医院。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医院于2021年6月29日正式移交广州医科大学,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下称“广医四院”),一跃升为广州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三年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医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奋发图强,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奋斗,全面融入广州医科大学管理体系,在医疗质量、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解决了医院编制、人员身份、员工职称晋升通道等问题,增城区财政大力支持医院的新大楼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等,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推行“引育留用”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全职引进十余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实施人才培养“两计划一工程”;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落实人员职称晋升、柔性人才引进,医院医疗技术大幅提高。
精细化管理方面,医院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例数、CD型病例数、CMI值、业务收入等指标持续向好,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连年提升,从2020年的997名大幅提升到2022年的428名,提升了569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由C++提升至B++
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快速提升,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先后通过国家级认证,医院被省卫健委评定为“广州市增城区癌症防治中心”,入选“国家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建设单位”,护理专科成为广州市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新增肾内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等3个区级重点专科,胸痛中心以全省排名第十二的成绩获省“质控先进单位”称号,心衰中心多次荣获国家“质控达标之星”称号,质控成绩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九,卒中中心被评为2023年度广东省卒中中心静脉溶栓先进单位,1-9月静脉溶栓量位列广东省第一。
医疗技术方面,积极开展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先后开展“一站式”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MED镜下腰椎融合手术、通道螺钉及钢板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手术、胸腔镜下双肺多发结节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儿童POEM手术等数十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地区多个领域空白,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柔性引进广医系统内13个重点专科人才团队,晋升高级职称64人,医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达到35.39%,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设备方面,投资额达到18亿元的医院新大楼已于2023年10月部分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3.6万㎡,新增床位600张,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新购置近千件套先进医疗设备,配置业界先进的CT、MR、DSA等大型设备,医院基础设施设备逐步更新完善,为医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患者为中心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是为了人民,人民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邢洲不仅是医院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无论是临床医疗还是医院管理,他始终将患者放在心上。为解决群众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提出“临床一线服务患者,行政后勤服务临床一线”大服务理念,创新性推行“一卡通”诊治、“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环境。
例如建立床位管理中心和检查预约中心,实施全院一张床管理。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深化互联网医院运用。全力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扩大精神心理病区,开设特需医疗服务中心、中医科病房等,成立介入血管外科、老年病科等专科,开设痛风门诊、高血压专病、咳嗽门诊等多个专科门诊,开设岭南名医工作室及特需门诊,优化医保办事流程,推进门诊流程再造,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