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对慢性伤口的认识、评估,巩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慢性伤口治疗专业知识,满足伤口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近日,由我院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举办的增城区基层医院慢性伤口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在我院8号楼4楼第三会议室顺利召开。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国际造口治疗师、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常务副校长郑美春,国际造口治疗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海燕,番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护士长张秀妮前来授课,共吸引了增城地区各基层医院20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培训。
我院副院长夏菊梅致开幕辞,她首先对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各位专家、学员表示衷心的欢迎,她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伤口造口失禁专业护理显得越发重要,慢性伤口新技术新进展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她希望,大家要把握好此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学有所获、增进交流、取长补短,把慢性伤口治疗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紧接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国际造口治疗师、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常务副校长郑美春通过5个案例向在场学员们分享了疑难造口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推广卫生健康适宜技术(肠造口顺行性清洁灌肠术),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国际造口治疗师李海燕向学员们介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业的实践与思考,分享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方式及心得体会。
番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护士长张秀妮向学员们解读了《2019版国际压力性损伤指南》,通过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压力性损伤的分期预防及处理。
在随后的学习培训中,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猛、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何文广、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文宏、甲乳外科/胸外科副主任护师刘连弟等多名医护人员围绕“慢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及创面治疗原则”“藏毛窦转移皮瓣技术研究进展”“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诊治”“基于共识的感染伤口处理技能”等内容给学员们进行了精彩授课,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了伤口造口护理基础知识和能力。
专家们结合临床实际,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等多样的授课方式向学员们传授慢性伤口新知识、新理论,课程内容丰富、新颖,临床实用性强,紧跟前沿信息。开拓了在场学员们的视野,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本次培训围绕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工作理念,结合基层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难点,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推动增城区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发展,加快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共享科学理念和先进技术,为广大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为广大伤口造口患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好地为其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