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生死急救」我院MDT诊治模式成功救治一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文/摄 消化内科 尹良钰

 

    “患者消化道大出血,出血迅猛、量大,如果不及时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死亡率比较高,这个病人当时病情十分危重,重度贫血、休克,并且意识模糊。”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医生介绍说:“12月29日,一名多基础病、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经过我院消化内科会同多个科室开展的紧急抢救,挽回了生命,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当天凌晨,该患者由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吐暗红色鲜血2000ml(约等于4瓶中等矿泉水),出现血压低、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经我院急诊科医师予以输血、输液等治疗后,休克情况有所纠正,随后收住消化内科。当日下午,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消化内科尹良钰主治医生按正规流程给患者安排急诊胃镜检查,然而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过程中,由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严重,患者在内镜室检查床上再次呕吐大量鲜血,奄奄一息,再次进入休克状态。

 
\"\"

    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冯正平迅速启动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多学科(MDT)联合抢救应急预案和抢救用血应急预案,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专家在接到预案启动消息后,5分钟内即到达内镜室现场,麻醉科黄翠星医师给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监护室王建中医师给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加快输液输血等紧急抢救措施。在多学科的保驾护航下,医护人员为患者创造了消化内镜止血治疗术的机会,消化内科卢海林副主任医师看准时机,迅速完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止血术。手术很成功,效果立竿见影——出血停止,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上升,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

    截至1月7日,患者已转入消化内科普通病房,病情稳定,处于待出院状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形成,约有1/3的患者会出现破裂出血,每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20%-30%;未经治疗的患者1年内因出血致死的几率可达70%,而且在首次出血后的6周内会再次发生出血,其中首次出血后的24小时之内是再次出血的高峰时间。内镜下套扎术和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注射术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救治手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属于急危重症,通常需要多学科协助抢救。
    近年来,我院完善了多个应急预案及输血绿色通道的开通,大大提高了我院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此次该名患者顺利脱险,与MDT诊治模式密不可分,通过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早诊断、早治疗、系统化的诊疗服务,为患者制定最符合病情的、个体化的、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诊治效率,为增城老百姓带来了健康新福音。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