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心血管内科 吴浩龙
3月6日,我院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首例三维标测下房扑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8小时后便可自由活动。此举填补了医院在该项技术的空白,满足更多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今年66岁的卢先生无相关病史及诱因,但在近一个月里却频繁出现心悸症状,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无效,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于是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心血管内科金亮主管医师接诊后,发现引起卢先生心律失常的罪魁祸首是“心房扑动”。随后便为卢先生“量身定制”了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房扑射频消融术。
经过精心、全面的术前准备,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成功开展了房扑射频消融术。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消融,消融过程中心房扑动终止,巩固消融后反复检查刺激均未诱发房扑,手术成功。术后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卢先生心悸症状消失,无胸闷、憋喘等不适症状,8小时后可自由活动。

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陈筱潮教授介绍,与传统的二维心脏电生理相比,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明显减少医患双方的辐射照射剂量,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具有意义。二是建立起直观的三维理解图像,大大的减少了手术风险与并发症。三是除了单纯的解剖导航外,三维标测本身还具有电标测的优势,这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病例尤其有价值。
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已顺利开展二维射频消融术100余台,此次顺利完成三维心脏标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术,标志着我院心内科电生理水平又迈上了新台阶,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我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精益求精,用热忱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链接】什么是房扑?
房扑(心房扑动)是心房节律相对规则的一种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是另一种与房颤(心房颤动)相类似的极其有害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脑梗死等并发症。一般而言,与房颤相比,控制房扑的心室率更加困难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射频消融治疗房扑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已成为房扑的主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