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不再害“帕”,自如生活

文/摄  神经内科二区  倪晓俊

 


    “我有帕金森病很多年了,这个病也治不好,让我一点信心也没有,好多次都想放弃治疗,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今年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日”,宣传主题为“关注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天,我院神经内科二区全体医护人员在博济楼19楼示教室开展世界帕金森病日宣传及义诊活动。活动现场,神经内科副主任郭建军带领神经内科二区吴小燕、倪晓俊、刘就娣等3名主治医师向到场的帕友们讲解了关于如何微笑面对帕金森病、积极治疗重拾自如生活、帕金森病认识误区及新治疗技术等相关知识。

\"\"

    面对帕友的消极心理,郭建军进行了耐心解答及鼓励。他表示,虽然目前帕金森病仍无法治愈,但能通过药物等治疗方式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同时,保持减轻害怕和担心的情绪,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谈,找到驾驭生活的自信心,配合医生治疗等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控制病情的好方法。郭建军的专业幽默解说,让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医护人员为参加义诊的群众派发印有“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主题的手腕带、宣传手册等宣传品,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推动帕金森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据了解,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是除老年痴呆外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根据国际帕金森病学会的报道,全球大约有超过400万帕金森病患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1%以上,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增加到2%,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帕金森病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并且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高水平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病程长,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也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骨折等,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本次活动得到现场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是我院注重自身发展与回报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又一生动实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院将采取更多有力措施,帮助群众提高健康素养,共筑健康长城。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