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喜报!我院卒中中心又升级了!正式成为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文/摄  医务科 胡玉薪、神经内科 单福兰

 

 

    5月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脑卒中大会防治卒中中心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对2021年“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单位进行授牌,我院位列其中,成为此次授牌中广州市卫健系统唯一的一家医院,同时也是广东省卫健系统四家授牌医院中的其中一家,这标志着我院脑卒中诊疗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


    “卒中中心”和“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是衡量一家医疗机构卒中综合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的最直接标准。“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是卒中中心的高级形式,不仅要求医院能够进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还必须具备高难度的动静脉溶栓、桥接取栓及动脉瘤栓塞等综合救治能力,能够第一时间开通卒中中心转诊患者的绿色通道,医院的科研水平、人才培养也需要达到较高层次。
 
\"\"


    此次成功入选国家脑防委评审的“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标志着我院脑血管病治疗实力和水平再次得到国家脑防委的肯定和认可。这份沉甸甸的荣耀,不仅是对我院探索脑卒中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的漫漫艰辛路上的认可,更是对一方百姓生命的庇护体现。

 
脑卒中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费用高的“五高”特点。一旦发生脑卒中,在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决定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因素。及时治疗,是减低风险的关键。在黄金时间内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有效开通血管,有利于挽救缺血脑组织,降低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如果能在发病4.5小时内送到医院治疗,致残率将会降低一半,每延误30分钟抢救,就有约12%的患者失去恢复机会。

 
一路前行


    我院在脑卒中防治方面,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力求与国内脑卒中诊疗先进技术接轨。2011年,我院完成第1例脑梗死静脉溶栓;2014年实现第1例介入取栓;2015年组建卒中中心,标志着我院卒中防治建设更加规范、更受重视。
    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基础,打造了一支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急诊科、影像科、120急救中心、检验科、药学科、康复科等科室组建的多学科协作的“卒中救治团队”,24小时联动待命。
    建立起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联合体系,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对接,缩短了脑卒中患者入院检查、治疗的时间,有效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实现了卒中救治的标准化。
    为提高治疗疗效,医院多次召集相关科室制定、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对于怀疑急性卒中的患者,一律开辟优先级最高的绿色通道,并采取“先救治、再付费”等一系列措施,从各个环节减少延误,争分夺秒,缩短DNT(Door to Needle Time),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有效的治疗。


 
\"\"


    此外,医院已与全区3个乡镇卫生院和120急救机构签署双向转诊协议,通过微信、远程网络等方式,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实现院内外无缝衔接,确保了卒中患者快速转运及救治。
 
累累硕果


    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了累累硕果。2019年,获得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综合卒中中心”授牌,2020年,获得国家脑防委“防治卒中中心”授牌,2021年,获得国家脑防委“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授牌。时至今日,我院共溶栓800多例,取栓100多例,在最近全国防治卒中中心600强溶栓排名中,我院取得了前50名、综合排名进入前100名的骄人成绩。

 
\"\"


    今后,我院将依托“综合防治卒中中心”优势,贯彻落实卒中中心的医疗模式要求,打造“急性脑卒中50分钟黄金救治圈”,为卒中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
 
这里没有硝烟,却是生命的战场!
这里没有跑道,却是与死神赛跑!
50分钟以内溶栓,
24小时坚守,
365天无休。

    我院卒中中心,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抢救无缝衔接,为脑卒中病人搭建起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