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骨科二区 郭炼锦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医护团队成功为备受腰腿痛的折磨10余年前的老年患者开展了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伤口仅8毫米,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第二天患者便顺利出院了。
现龄78岁的黄阿姨早在10余年前曾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常备受腰腿痛的折磨,无法远行,虽辗转了多家医院治疗,但依然不见疗效。随着时间的推进,黄阿姨的双下肢麻痛症状越来越严重,到最后行走都困难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黄阿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我院脊柱外科就诊。脊柱外科尹景星、王振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为黄阿姨综合评估,考虑黄阿姨年龄较大、肺功能不好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决定采取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椎间孔镜技术。
8毫米的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方案确定后,王振副主任医师带领医护团队立即为黄阿姨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持续1个多小时,开刀伤口仅8毫米。术间,黄阿姨全程清醒,随时能和手术医生进行交流。神经减压后,黄阿姨立刻觉得下肢疼痛减轻,术后就能下地步行出手术室。
第二天黄阿姨便顺利出院,困扰了10余年的顽疾终于得到解决了。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组织超出正常边界,压迫神经导致下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甚至肌力改变的疾病。以疼痛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至足部放射为特征,俗称“坐骨神经痛”,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障碍。人群中发病率约18%,男性高于女性,特殊职业如白领、司机、泥水工人等更是高发。正确用腰、端正姿势、避免久坐、腰背肌功能锻炼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如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就诊。
椎间孔镜技术
近10年来,椎间孔镜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最微创的手术方式之一。它通过带光源的内窥镜系统,在“安全三角区”操作,可以清晰的看到突出的椎间盘和受压的神经根,使用各种抓钳将突出的椎间盘取出,对神经根进行减压。伤口仅8毫米,出血几毫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佳等优点,且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局麻下就能完成手术。对比传统的“大开刀”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