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奶奶(76岁)8天前不慎摔倒扎伤左手掌,当时伤口自行结痂,未进行消毒处理。几天后,结痂的伤口周围红肿疼痛加剧,诊所输液治疗无效,最终转诊至我院。
经过介入血管外科团队的精准微创手术,成功取出了深埋于软组织内的异物和碎屑,并清除了深部脓肿。术后陈奶奶左手红肿疼痛症状显著消退,伤口顺利愈合,手部功能逐步恢复。
1介入血管外科检查发现
左手掌创口虽结痂,但深部贯通至手背,压痛明显;
确诊为 “左手掌皮肤感染 + 软组织内残留异物”。
关键知识点:
结痂≠安全!
异物可能深埋体内引发进行性感染
甚至脓毒血症
2异物扎伤的致命误区与正确应对
千万不能做 ❌
1.自行拔出异物:易致大出血、二次损伤、异物断裂残留;
2.仅处理表面伤口:结痂会掩盖深部感染,延误治疗(如本病例);
3.依赖消炎药/输液:深部异物不取出,感染无法根治。
四步救命法则 ✅
1.保持冷静,切勿惊慌:慌张容易导致错误操作。应深呼吸,评估情况。
2.保护创口: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及外露异物;禁止按压异物。
3.紧急就医:处理异物扎伤,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小伤”可以自行处理。
4.锁定介入血管外科:当异物位置较深、靠近重要血管或神经、形状复杂(如鱼钩、带倒刺的物体)、疑似刺入血管、或者在自行处理失败/部分残留的情况下,介入血管外科医生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核心专家。
3为什么要找介入血管外科?
精准影像引导擅长在超声、X射线透视(DSA)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异物,特别是那些肉眼看不见、深藏组织内的碎屑,这大大减少了“盲探”造成的损伤风险。微创技术主要采用“微创穿刺技术”,通过皮肤上非常小的切口(几毫米),在影像设备的实时监控下,使用特殊的抓取钳、套篮等器械将异物取出。此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血管处理能力如果异物已经损伤血管(如刺穿、嵌顿在血管壁上),介入医生可以立即进行血管造影明确损伤情况,并通过栓塞、覆膜支架植入等技术处理血管损伤,控制出血。这是其他科室难以替代的核心能力。降低风险在清晰的影像引导下操作,能最大程度地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器官,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处理复杂异物对于形状特殊、难以夹取的异物(如鱼钩),介入医生有专门的技术(如推进法)安全取出。
4就医沟通话术(收藏备用)
患者可向接诊医生(急诊医生或首诊医生)清晰地描述受伤经过,异物类型(尽可能具体,如“生锈的钉子”“鱼钩”“玻璃碎片”)。主动告知异物是否全部扎入、是否有部分外露、是否自行处理。明确表达你的担忧:“医生,这个异物扎得挺深的/靠近血管,我担心有风险,是否需要请介入血管外科的医生会诊或处理?”或 “我了解到介入血管外科在处理深部异物方面有优势,能否转介?”如果急诊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介入处理,会安排会诊或转诊。
5重要提醒
1破伤风预警被锈钉、木刺、玻璃等扎伤,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
2隐匿性感染即使伤口结痂,若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也应该立即就医。
3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如本病例)感染风险翻倍,必须早干预。
6总结
不拔:异物交给专业医生处理;
不等:感染进展快,争分夺秒就医;
不将就:主动要求介入血管外科会诊。
🌟 记住陈奶奶的经历: 异物扎伤无小事,介入微创保平安。(来源:介入血管外科 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