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我院内科第一党支部深入社区开展大型义诊及科普活动(第二站)

文/摄 党宣办 欧永权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幸存卒中患者高达1100万,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40万。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对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切实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10月25日,在副院长王治伟和徐润强的带领下,我院内科第一党支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携手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赴增江街河东社区开展大型“我为群众办实事”义诊活动。

 
\"\"

 
    神经内科钟建斌主任医师、郭建军主任医师分别为前来参加义诊的老人家做了科普讲座。据两位专家介绍,“脑卒中可防可控”,其主要可干预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房颤、高脂血症、吸烟和肥胖等,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减少残障和死亡的发生。

 
\"\"
 
    他们强调,定期随访可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解决现存的健康问题,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同时,医生通过随访还可以督促患者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肢体康复锻炼。

 
\"\"

    义诊中,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发放了健康大礼包和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免费提供测量血压和血糖、疾病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钟建斌、郭建军以及心血管内科苏海芳副主任医师等多名专家专家耐心细致地向居民讲解卒中的危险因素、如何治疗和预防等相关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助居民了解脑卒中的先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义诊历时2小时,获得现场群众一致好评。
  
\"\"
  
    脑卒中有啥危害呢?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余万人,给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根据《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脑卒中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呢?

    “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

 

    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救治需要多学科联合协同,最适宜是卒中中心模式。目前,我院已建立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联合体系,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对接,缩短了脑卒中患者入院检查、治疗的时间,有效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实现了卒中救治的标准化。
    在此基础上,我院与全区3个乡镇卫生院和120急救机构签署双向转诊协议,通过微信、远程网络等方式,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打造区域“脑卒中黄金1小时救治圈”。
    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可通过呼叫120,快速送至我院卒中中心,使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到接受系统化救治的时间大大缩短,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