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重获新生!我院重症医学科再次应用ECMO与死神较量

文/摄 重症医学科 宋永康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再次开展ECMO治疗,成功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本次成功治疗,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已具备独立开展ECMO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据了解,患者是一名青年女性,因肺部感染于12月24日晚到我院感染科就诊,经过治疗后,仍出现反复气促,病情加重等情况。12月26日复查胸部CT,提示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液、心、肝、肾等),病情凶险,感染科立即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开展更进一步治疗。
重症医学科给予呼吸机通气、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强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但患者病情仍在急速加重,并出现“白肺”(病理性毁损肺),肺几乎失去氧合功能,导致全身器官缺氧,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死亡率达31%~80%),循环衰竭,随时有死亡的可能,急需体外生命支持(ECLS)治疗,ECMO是首选治疗方式。
手术当天,我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刘长波、副主任曹世雄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艺超教授充分询问病史、详细了解病情、查阅病历资料、床边查看病人后,一致认为需要立即启动ECMO治疗,同时继续使用呼吸机通气,升压药升血压,血液净化治疗。
在温艺超教授的指导下,今年9月结束ECMO专修回来的零春香医师和廖剑勇护师共同为患者实施ECMO支持治疗,操作有条不紊地高效完成,患者的氧合及循环情况迅速得到改善。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正在进行后续治疗。

ECMO称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该技术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应用,使多名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成功救治,这不仅锤炼了我院重症医护团队,同时也让他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危重症救治的“特种兵”,我院重症医学科始终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精诚为民,追求卓越”,全力以赴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