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高频通气+NO吸入,广医四院为危重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救治按下“加速键”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

病死率高

易并发PPHN、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损害等

死亡率高达5%~10%

尤其

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时

病情进展迅速

死亡率上升至10%~20%

救治难度大

是新生儿科亟需攻克的难题


      近日,我院儿科成功救治一例重度MAS合并PPHN患儿,通过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 和一氧化氮(NO)吸入技术。


      患儿因“羊水Ⅲ°浊、窒息复苏后呻吟、呼吸费力”入院。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7分,出生后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及低氧血症,入院后的血气分析提示存在严重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重度呼吸性酸中毒。胸片显示双肺斑片状阴影,符合重度MAS。此病例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救治难度大,给我院新生儿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或称为胎粪吸入性肺炎,是产前或产时发生的最常见的吸入性肺炎。由于胎儿在宫内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宫内或产时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而出现新生儿呼吸困难,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一旦发生,需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提供强有力的呼吸和循环支持。


微信截图_20250915101357.png



      接诊病人后,新生儿科唐建平主任医师及其团队迅速响应,积极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的呼吸道管理、循环、营养支持,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 气管内滴入等措施综合救治。在常规无创通气无效后,团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改为机械通气HFO模式通气,精细调整了呼吸参数,有效地改善了氧合,降低肺损伤风险,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利用持续撑开肺部的压力和高频微小振荡来实现气体交换的“肺保护性”高级通气模式。它通过避免肺泡的反复开闭和过度扩张来保护肺部,尤其适用于传统通气难以处理的严重、不均一的肺部疾病,如新生儿MAS和ARDS。它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需要专业的团队来驾驭。



微信截图_20250915101405.png

      入院第二天,患儿心彩超提示:中度肺动脉高压(PASP 56mmHg),诊断为PPHN。团队立即启动NO吸入治疗(20ppm),显著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避免了ECMO的使用,体现了NO在PPHN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NO吸入疗法,即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气体,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通过选择性肺血管扩张、改善通气/血流(V/Q)匹配、抗炎和抗增殖等作用,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它是一种高风险的急救和治疗手段,必须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经治疗,患儿氧合逐步改善,肺动脉压下降,感染指标控制,最终成功拔管,过渡至无创通气。目前,患儿病情稳定出院。


      本例患儿的成功救治,彰显了我院在高频通气和NO吸入技术在危重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我院继续推进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升对MAS、PPHN等危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为更多患儿带来生机。(来源:儿科 温广益)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