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经外科 魏雪银 摄/神经外科 魏雪银
以往,我院神经外科对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需要长期输液来维持治疗的患者都是邀请麻醉师前来在患者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位置反复穿刺,会有造成静脉穿孔过多的可能性,不但会给人带来多次疼痛感,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治疗,我院神经外科引进了一次性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长型),全面开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支持该技术的产品末端采用三向瓣膜结构,可减少一系列并发症,同时该中长导管一体成型无需修剪,冲封管只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即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长型)置管技术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可以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快,能迅速冲稀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药物、高浓度电解质,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比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长型)置管技术优势明显:
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长型)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
2. 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方法简捷易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由护士单独在病房完成操作与维护。
3.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 在体内可留置4周时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4. 因导管可直接进入外周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
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已开展40余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中长型)置管技术,零失败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大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